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信息 > 图片新闻
  3. > 正文

千亩“荒地”变“良田” 搬迁牧民心里“甜”

来源 阿合奇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4-07-09 12:02 阅读

走进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麦尔开其村移民安置区人工饲草料地,绿浪滚滚、草香阵阵,大农机穿梭在田间地头,与蓝天白云交相呼应,希望的田野里一派生机。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撂荒地。

2023年以来,针对搬迁牧民提出的牲畜养殖草料短缺、成本过高、饲养困难等问题,哈拉布拉克乡坚持解放思想、破题攻坚,以基层治理“八力”为抓手,提出“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新思路,着力打造集“耕、种、管、收、销”一体化服务产业链,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搬迁牧民共同增收致富“不断档”。

对症下药,念好“种植经”

作为一个高原牧业村,牲畜养殖是麦尔开其村搬迁牧民主要收入来源。因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搬迁牧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逐步迁移到哈拉奇乡哈拉奇村安置点。由于生活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搬迁牧民原本的生产方式也迎来新的挑战。

“我家世代以放牧为生,现如今搬进了楼房,生计问题如何解决?”“草场离新家的距离变远了,牛羊的饲草料难道全靠买吗?”“能不能专门划出一片地来,让我们种植牲畜所需的饲草料呢?”......如何尽快恢复发展生产?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一度成了搬迁牧民的“心头烦”。

民有所忧,我必念之;民有所盼,我必行之。为了解却搬迁牧民后顾之忧,哈拉布拉克乡立足本土实际,对症抓药下药,通过整合各类帮扶资源,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人工饲草料地5631余亩,有效确保搬迁牧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充分彰显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整合力。


图为:麦尔开其在碎石荒地上开出千亩良田

科技助农,种好“责任田”

“深耕20cm,不仅能保蓄土壤水分,且有促进根系发育、防倒伏的作用”“燕麦是一种既喜肥又耐瘠的作物,适合本地种植”“播种深度在3到5cm,播后要进行镇压,防止漏风闪芽”......41岁的乡党委副书记托洪·阿西木是乡下派“指导员”,从整地施肥、播种灌溉再到田间管理,他都全程参与、事事操心。

“荒地”变“良田”,离不开各级组织的组织力和政策执行的穿透力。早在去年,乡党委就人工草场建设需要进行谋划部署,围绕品种选育、单产提升、机械化生产等重点领域,绘就“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并由专人跟踪落实,切实推进关键品种、关键环节、关键技术落实落地,确保草场面积稳定、产量达标。


图为:无人机喷雾撒药

“会种地”变身“慧种地”,新质生产力正持续推动搬迁牧民生产生活“提档升级”。空中无人机“一喷三防”、地上大农机“整地播种”、手里智能机“精细管理”......“与过去单纯依靠人力相比,各类农机的普及不仅减少了人力负担,同时也提高生产质效。”托洪·阿西木介绍。

产业振兴,算好“两笔账”

“推动产业发展,践行‘两山’理论,既要算眼前‘经济账’,也要算长远‘生态账’。只有为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乡亲们才会真心拥护,为搬迁各项工作提供助力。”麦尔开其村党支部书记托合托洪·阿布都沙塔尔表示。


图为:人工饲草料地项目“添绿”又“增收”

今年以来,哈拉布拉克乡以党员骨干的带动力和思想教育的说服力为牵引,组织开展“理清两笔账,感恩共产党”主题宣讲活动,采取“面对面”答疑解惑、“观摩团”实地参观、“先锋队”示范引领等方式,帮助搬迁牧民细算切切实实享受到的惠民政策,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恩向谁报。

“村干部替大家算了一笔眼前账、一笔长远账,心里踏实多了!”麦尔开其村牧民苏云胡力·玉赛克满意地说:“离家近,支出少,单产高,收益多。以前一亩地能赚400多元,今年预计能赚1200多元,足足翻了三番!除了‘钱袋子’鼓了以外,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更是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后续,哈拉布拉克乡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持续贯彻移民搬迁扶持政策,努力改善移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以人工饲草料地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落实力,为搬迁牧民托起稳稳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袁永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9de90432c857407b8b7f112e5eca40d0
dd5f6725552d402bb3bc90c2874e9a41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