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好事 | 以“四说”听民意 双渠道就业解民忧
| 来源 | 阿合奇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
自阿合奇县“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库兰萨日克乡以“四说”活动机制为重要抓手,将倾听群众就业诉求置于民生工作优先位置,创新搭建“本地就业+外出务工”双渠道精准化就业服务平台,通过主动对接资源、精准匹配岗位,切实打通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最后一公里”,让惠民举措直抵民心。
“之前总跟村里反映想找份离家近的工作,没想到村里一直记得我的事,很快就为我找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我特别感激!”家住阿克特克提尔村的夏来普·喀迪尔手持刚领到的工资,脸上满是喜悦。这份让他满意的工作,正是库兰萨日克乡就业工作专班通过“四说”活动收集就业诉求后,为其精准对接辖区砖厂小作坊所争取的岗位。如今,夏来普·喀迪尔每月能拿到5000元工资,实现了“照顾家庭”与“稳定增收”两不误。
同样通过就业帮扶实现生活“大转变”的,还有阿克特克提尔村四小队的阿依古丽·吐尼牙孜。“以前收入低,生活过得不如意,现在通过到疆外务工,每月能拿到7000元,收入稳步提升。不仅生活宽裕了,还买了新车、盖了新房,日子越过越有盼头!”阿依古丽·吐尼牙孜的感慨,道出了库兰萨日克乡外出务工帮扶的显著成效。
在“四说”活动收集的民意中,“就业岗位少”“想找稳定工作”“担心薪资没保障”“外出务工缺路费”等问题,是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顾虑。对此,库兰萨日克乡充分发挥“2112”干部下沉机制优势,组织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精准掌握诉求后迅速组建就业工作专班,打出一套就业帮扶“组合拳”。一方面锚定“本地就业”,主动对接辖区小作坊、砖厂、G219线、口岸公路等本土经营主体,深入挖掘适配岗位,目前已帮助257名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另一方面发力“外出务工”,积极与外地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序组织劳动力赴外就业,截至目前已帮助244人次成功外出务工。同时,为减轻群众务工出行负担,乡党委政府分批次为外出务工群众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累计发放8批、覆盖134人,补贴金额达21.17万元,彻底打消了群众“务工路远、路费难筹”的顾虑。
为确保群众“就业稳、收入稳”,库兰萨日克乡还建立了常态化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就业专干每月定期回访务工群众,及时协调解决劳动合同签订、薪资发放、生活保障等问题。目前,通过库兰萨日克乡就业平台帮扶的群众均实现稳定就业,薪资全部按时足额发放。
“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库兰萨日克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乡党委政府将继续深化“四说”活动机制,依托辖区口岸公路、服务区、待建机场、物流园等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岗位收集范围;同时,针对群众技能提升需求,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困难群众通过就业实现稳步增收,以实际行动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浓。
责任编辑:李鑫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