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奇县:“三个转变”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
来源 | 阿合奇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阿合奇县综治中心坚持整合资源、力量下沉,推动实现“三个转变”,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县综治中心充分考虑县域东西狭长、牧民居住分散、往来城区不方便的实际情况,创新落实五项配套措施,把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派到基层乡村,主动入户走访,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法治服务日,每月15日、30日针对基层高发、常发矛盾纠纷,组织县直相关单位到乡镇议事小院、巴扎等普法点,为辖区居民上门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菜单式”普法,乡镇定期摸排上报群众需求、分析辖区阶段性案件特点,县综治中心委派相关单位送法下乡、精准普法;“订单式”调解,针对整理调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基层综治中心及时“下单”,县综治中心派出调解小组到乡村协助调解;“4+4”工作制,对入驻人员合理分批,每天4个小时在县综治中心窗口值守,4个小时下乡帮助乡镇摸排化解纠纷;阳光法庭,县法院挑选警示教育意义强的案件,把庭审现场放到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做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就地化解群众身边部分简单矛盾纠纷。
发挥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平台作用,深化“四种联动”,形成调解合力,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和”。内部联动,落实窗口首问负责制,对难以独立化解的“小毛病”,安排中心入驻的信访、司法、品牌调解员等力量联动接诊协力解决。上下联动,建立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联动机制,对基层难以化解的“一般病情”,县级综治中心安排“专家”对症下药,在规定期限合力解决。部门联动,对涉及多单位的“疑难杂症”,由综治中心牵头组织行业部门人员联合会诊,集中解决。社会联动,同2家律所签订合作协议,与3家行业调解委员会(医疗、婚姻、人社)进行合作,协调教育系统4名心理咨询师,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助力多元调解,让各类矛盾纠纷在中心实现“一站式接受、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每周每月每季常态分析县域矛盾纠纷特点,结合实际确定常驻、轮驻、整体入驻三个类别,实现各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化解。政法力量按责常驻。统筹政法各单位选配10名业务骨干常驻,由县综治中心统一调配管理,实现警官、法官、检察官“三官联调”和警调、诉调、行政调“三调联动”。行业部门按需轮驻。完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发挥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信访联席会议作用,组织成员单位学习认领各自矛盾纠纷化解职责,确定业务人员12名,按照每月一调整进行轮驻,确保群众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重点单位整体入驻。针对高频多发事项,邀请信访局、劳动监察大队、网信办、法学会等单位整体迁入综治中心,与常驻、轮驻人员形成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阿合奇县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果,不断优化“多中心合一”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协作默契,促进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使矛盾纠纷化解流程更加高效、顺畅,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继续加大对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投入,完善“常态走访+动态了解”机制,拓展“议事小院”等群众沟通平台,让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持续巩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全县的和谐稳定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拜合提古丽·居买莫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