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兰萨日克乡举行“1.23”地震过渡期生活救助金发放仪式
来源 | 阿合奇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阅读 |
---|
近日,库兰萨日克乡“1.23”地震过渡期生活救助金发放仪式在阿克特克提尔村委会举行,为受灾群众送去过渡期“保障伞”,勾勒出灾后民生保障的温暖图景。
仪式启动前,县乡两级已构建“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全链条工作机制。县应急管理部门联合乡村干部逐户走访,对照因“1.23”地震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恢复重建的无房可住人员和“禁止纳入”范围等要求,通过“三级公示”确保救助名单透明,最终确定救助对象,并建立“一户一档”。按照每人20元/天,救助期限3个月,每人1800元的标准实施过渡期生活救助,惠及全乡100户356名群众,发放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64.08万元。
发放仪式上,救助对象代表穆某的发言,串联起“救援—安置—保障”的时间线。“地震当晚,乡干部摸黑敲开我家院门;过渡期里,村干部帮着协调临时住所……”从“睡不安稳”到“吃得踏实”,从“担心过冬”到“拿到救助”,质朴话语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民生效能,党委政府的快速响应,让受灾群众稳稳接住了“安全感”。
发言结束后,救助对象代表穆某将绣有“担当有为纾民困,应急救助暖人心”的锦旗递向干部,红底金字与干部胸前党员徽章相互映照。这面锦旗,不仅是个体的感恩,更象征“党群双向奔赴”的治理共识——干部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扛在肩,群众以最朴实的方式回馈信任。
此次救助金发放不仅为受灾群众筑起生活保障的“承重墙”,更在党心与民心的同频共振中浇筑出基层治理的信任基石。当64.08万元救助资金化作100个家庭奔向幸福生活的底气,当鲜红锦旗与金色党徽在帕米尔高原上交相辉映,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应急体系向“最后一公里”的纵深延伸,是“人民至上”理念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下一步,库兰萨日克乡将以此次救助金发放为起点,在确保救助资金精准落地的同时,持续巩固“应急解困”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的民生工程,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幸福美丽阿合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袁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