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务要闻
  3. > 正文

2025年阿合奇县春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冬古拉玛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来源 阿合奇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5-04-23 11:26 阅读

近日,2025年阿合奇县春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冬古拉玛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将红色教育、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以“现场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等形式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在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大家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宣传片、内容板块,参观无花果科普园、石榴园、打馕合作社等,了解到阿孜汗村以无花果为核心,将民俗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餐饮业、优质无花果种植业、无花果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四驾马车,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走出了一条乡村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建设融合--“无花果+”产业模式的发展道路。

一眼望两山,一脚踏两峰。中青班来到乌恰县冬古拉玛干部培训教育基地,深刻感受乌恰县“爱国戍边、无私奉献”的红色资源。

青黛色的昆仑山和驼红色的天山雄伟壮丽,在帕米尔高原交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特景观,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是见证了各民族共同守护国土、共建家园的生动实践,民族团结的基因早已融入山川河流,也融入到每名学员的心中。

乌恰县两山交汇处是祖国西陲的重要地理节点,也是护边员们常年巡逻的边境线,柯尔克孜族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曾在此坚守50余年。走进爱国戍边馆,一件件朴素的巡边工具、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段段真实的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布茹玛汗·毛勒朵在恶劣自然环境下,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戍边一线的艰辛经历。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关于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用生命丈量国土,五十余载的守边生涯、视边防战士为子女,拥军爱军的母亲情怀以及四代护边使命接力的精神延续等故事,布茹玛汗·毛勒朵用一生践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学员们传承戍边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青春接力守边关,红旗漫卷映初心。中青班来到巴依马提执勤点,现场体验“我是一名护边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戍边精神。中青班学员和执勤点护边员围坐在一起,共享一顿特殊的午餐:馕、榨菜、矿泉水,护边员们分享他们的戍边故事,现场掌声和致敬交织。饭后,中青班学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边境线上空回荡。随后,一场庄严的交接仪式在执勤点展开,中青班临时党支部书记从护边员党支部书记手中接过象征戍边责任的五星红旗,开展入队宣誓,全体人员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护边有我,请祖国放心”,表达着对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学员们跟随护边员的脚步,踏上全程5公里的巡边体验路线,刻下“中国”石,将爱国情怀融入每一块界石。

走完巡边路,学员们来到西极界碑塔。西极塔巍然矗立,学员们登塔眺望俯瞰帕米尔高原的壮丽风光,在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照耀处感悟使命担当,感受“边境安全重于生命”的深刻内涵。

在阿克陶县两大易地扶贫搬迁点--丝路佳苑和昆仑佳苑,学员们见证了“搬出大山天地宽”的脱贫奇迹。阿克陶县全面实施易地搬迁,使高寒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群众走出大山、搬进社区,持续配套基础配套服务工程,规划加工业、畜牧业、种植业、服务业“四大”产业体系,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学员们边看边听,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切实感受到阿克陶县恰尔隆和克孜勒陶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大变化。在桢中古城,学员们了解班超出使西域的丰功伟业,古城的历史渊源和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透过古代边防的重要性,体会到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沉淀。

此次现场教学是县委党校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效促进干部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干部培训效果的一项重要举措,中青班学员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要将所行所感所悟和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立足本职岗位,肩负起年轻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责任编辑:袁永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ba4ac9bf9cc54304906f7f78e213bf63
c07ba9f756bb453384445cdadde4cd0c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