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务要闻
  3. > 正文

【民生民事】阿合奇县“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公示

来源 阿合奇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5-03-14 13:43 阅读

在第4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建设,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示广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共同营造阿合奇县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公布以下典型案例。

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

简要案情:20241123日,我局委托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当事人制售的烤鸡腿、烤串(鸭肉)进行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经抽样检验,当事人制售的烤鸡腿、烤串(鸭肉),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项目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执法人员送达《检验结果告知书》后,在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未提出复检申请。当事人存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

处理结果:根据相关鉴定意见,我局认为当事人在食品中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柠檬色,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构成涉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公通字〔201712号)第三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三条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将该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门处理。

二、阿合奇县×××酒店消费欺诈案

简要案情:202442日,我局接消费者投诉称阿合奇县×××酒店在销售优惠券时涉嫌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通过核查发现当事人通过微信销售火锅套餐卡,在销售时未向消费者明示使用规则,使用误导性的语言标示套餐卡的价格。经查,当事人存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使用误导性语言标示价格信息的行为。

处理结果:当事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使用误导性语言标示价格信息的行为,违反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九条第四项的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当事人以下行政处罚:1.警告;2.并处1000元罚款。

三、阿合奇县×××商店使用无检定合格证的计量器具案

简要案情:2024222日,我局执法人员在开展计量器具监督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在用的计量器具电子台秤(500公斤)未张贴检定合格证,当事人亦不能提供检定合格的相关证明。当事人存在使用无检定合格证的计量器具的行为。

处理结果:当事人使用无检定合格证的计量器具的行为,违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十条第二项的规定,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之规定,给予当事人以下行政处罚:处1000元罚款。

四、阿合奇县×××综合商店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案

简要案情:2024315日,我局依法在对当事人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待售的新飞双灶燃气灶具,未张贴铭牌,未标注制造年月、制造厂名称、额定燃气供气压力、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信息。当事人存在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的行为。

处理结果:当事人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给予当事人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销售的1新飞牌双灶燃气灶具;2.并处1284元罚款。

五、阿合奇县×××美妇人美容美发部经营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和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案

简要案情:202473日,我局执法人员在阿合奇县×××美容美发部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存在经营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和未经许可经营三类医疗器械的行为。

处理结果:当事人经营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和未经许可经营三类医疗器械的行为,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条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八十一条之规定,给予当事人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27盒,第三类医疗器械44瓶;2.没收违法所得38元;3.并处6000元罚款;罚没款合计6038元。

在此,阿合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注意查看商品的标识标签、包装是否完好、生产日期等信息,注意留存购物凭证。欢迎全县各族群众对阿合奇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

责任编辑:袁永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b1a4cfd4e8d6491faf97d3e868583e6c
c07ba9f756bb453384445cdadde4cd0c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