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公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卫生健康
  3. > 正文

十一月疾病风险提示

索  引  号 kz_ahqx00/2023-02265 主题分类 卫生
发布机构 阿合奇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3-11-06 13:30
名        称 十一月疾病风险提示
文        号 〔〕号 主  题  词 十一月疾病风险提示
来        源 阿合奇县卫健委

关注健康从我做起

秋冬更迭草枯黄,落叶凋零染雪霜。11月即将迎来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气温进一步下降,各种病毒和细菌也随着新一轮的冷空气“如约而至”,是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易发的时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提醒广大居民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当前季节高发传染病的预防。此外十一月易出现雾霾天气,特别提醒居民在雾霾天气注意个人防护,健康出行。

一、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秋冬季气温下降,空气寒冷,昼夜温差加大,流感病毒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力下降,应注意防护。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多喝白开水,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2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门戴口罩,减少疾病交叉感染,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3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环境卫生,认真落实晨午检、病因追踪、病愈返校、通风消毒和病例报告等措施,关注学生身体健康。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建议老年人、学生、儿童等人群到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接种流感疫苗。

二、儿童注意预防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剧烈咳嗽等为主要症状,突出症状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退热后咳嗽可持续1-2周。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传播方式主要为飞沫传播。

健康提示:

1学校和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报告等制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为学生佩戴口罩并与家长联系,带学生就医或回家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做好日常消毒,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卫生用品。

2儿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在疾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必要时佩戴口罩。学生不带病上课,身体不适时应立即上报老师和家长。

3家长要做好居室环境清洁和日常通风,教育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及时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时,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病情反复,要及时就医。家人照顾患者、陪同就医时,也要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平稳进入“乙类乙管”新阶段,十一月呼吸道传染病仍处于流行季,建议居民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健康管理。

健康提示:

1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2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3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请广大居民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四、做好防鼠灭鼠,

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鼠的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症状为主。

健康提示:

1接种疫苗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有效措施,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2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流行高峰期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接触,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同时要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

3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居民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延误。

五、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主要通过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者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甚至还可能通过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等途径感染,其传染性较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防范。

健康提示:

1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关键在于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2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3搞好饮水卫生。饮用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不喝生水。

4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5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者应暂时脱离岗位。做好班级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六、预防秋冬季其它

呼吸道传染病

⠂༯span>

十一月即将立冬,天气进一步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学生、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水痘等,应积极接种疫苗,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特别是症状较轻的病人应及早到社区医院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待痊愈后再返学返工。

4学校及托幼机构应保持环境整洁和空气流通,认真开展晨午检、因病缺课缺勤追踪和病例报告等工作,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七、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属于国家法定传染病中丙类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本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易在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暴发流行。“红眼病”起病较急,潜伏期短。多表现为结膜充血、眼睛红肿、流泪怕光、分泌物增多等,睡醒后眼睛有大量脓性或黏性分泌物,多时甚至上下眼皮粘在一起。晨间醒来,可出现睁眼困难,且有异物、奇痒或灼热感,少数还会出现头痛、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滤泡形成,甚至膜状物附着等伴随症状。

健康提示:

个人和家长

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是注意手部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二是不随便搓揉眼睛。

2、勤清洁。定期对餐具、衣物、孩子的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家里地面、桌椅台面、床围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的卫生、消毒工作。

3、勤观察。早晚自我监测体温,观察眼部是否存在畏光、流泪、分泌物异常增多、眼睑红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等症状,如发现上述症状,第一时间就医治疗。

4、少出门、勤通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尽量少出门、勤通风,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等密闭公共场所。

学校和托幼机构

1、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工作。每日观察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有学生出现畏光、流泪、分泌物异常增多、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家长送医就诊。如果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2、严格管理病例。病例患病期间应居家隔离治疗,直到疾病痊愈后再返校复课。如有疫情发生,学校应避免举办各种聚集性活动。

3、做好清洁消毒。一是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揉眼,用75%的酒精进行手部消毒;二是环境消毒和物品消毒:利用来苏液、1%-3%漂白粉澄清液等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及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利用高温蒸煮等方式对卫生用品、餐饮用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衣物、被褥等进行阳光暴晒。三是校车清洁:校车以自然通风为主,门把手、座位、扶手、车厢地面等需进行消毒,密闭的空调车应开启通风装置。

4、加强健康宣教。督促和教育师生正确洗手,不搓揉眼睛,不要共用餐饮用具及毛巾等物品。

八、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原因多以燃煤取暖为主,包括炭火取暖、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人工煤气泄漏、汽车尾气等。

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型。轻度中毒时间短,主要表现为以脑缺氧为主的临床症状,呼吸新鲜空气后症状可迅速消失;中度中毒时间较长,在轻度中毒基础上,还出现面色潮红、脉搏加速、神志不清、判断力下降等症状,如抢救及时可完全恢复;重度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一氧化碳过多,患者出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死亡率高,存活者可有严重后遗症。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

健康提示:

1、购买正规厂家生产、质量合格的燃气、煤气灶具和热水器,正确安装和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定期清理、检查和维护,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2、燃气、煤气热水器尽量不要安装在浴室内,洗澡时开窗通风;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如条件允许,晚上睡觉时最好将炉具搬至屋外。

3、在室内使用煤炉等取暖设备取暖时,要安装烟筒;在室内“围炉煮茶”或用煤气煮火锅等,要保证室内开窗通风。

4、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在车辆行驶中使用外循环模式或开启空调,并不时开窗通风,不要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