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AHQ014-2018-000028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
主 题 词 | 印发 阿合奇县 传染病 突发公共 公共卫生事件 事件报告 处理 规范 实施方案 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18-04-03 00:00 |
文 号 | 阿卫发〔2018〕7号 | 发布日期 | 2018-04-07 20:15 |
发文单位 | 阿合奇县卫生局 | 发布机构 | 阿合奇县卫生局 |
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镇卫生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做好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及时发现、报告和参与处置社区和城乡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
(二)提高群众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知晓率;
(三)实现国家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规划制定的工作目标。
二、项目内容
1.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时发现、报告、登记辖区内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疫点处理。
2.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3.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对非住院结核病病人、艾滋病等传染病病人治疗管理。
三、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服务要求
1.法定传染病种类
《传染病防治法》第3条规定法定传染病报告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乙肝传染病中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为甲类管理疾病。2008年5月3日,丙类传染病增加手足口病,2009年乙类传染病增加甲型H1N1流感。
2.传染病报告主体对象原则及内容
(1)法定传染病报告主体: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取样的人员;
(2)传染病报告的对象: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员;
(3)法定传染病报告原则:属地管理原则
(4)传染病报告内容:法定传染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与方式
已实施网络直报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立即登陆传染病报告网络系统实施网络直报,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留存;未实施网络直报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通过传真、电话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所有疫情报告单位传染病报告卡必须留存3年。
4.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
(1)2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乙类中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国家规定按照甲类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2)24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
除上述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各传染病报告单位要及时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工作,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
5.传染病病人处理
(1)就地隔离治疗
必须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在转诊时,必须将病人病例记录复印件随病人一并转移至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
(2)消毒处理
对本单位内被传染源原本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3)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做好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病人家及其周围环境消毒。
6.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要求
首诊医生负责制;规范填写门急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X线室、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等;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包括传染病的发现、登记、报告及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留存等工作;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接受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术培训,并具备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意识和有关技能。
7.传染病防治项目考核指标
(1)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率(100%);传染病疫情漏报率(低于5%);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等填写规范率(95%)。
(2)传染病健康宣传及教育
辖区内群众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5%以上);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现场考核达标率(98%);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包括是否有专(兼)职人员承担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是否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制度等。
(3)疫情处置
现症病人隔离治疗及陪护人员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消毒设备完好率(100%)。
四、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要求
1.基层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内容
—对辖区居民开展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策略及相关知识宣传;
—对非住院治疗的结核病、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进行随访及治疗管理;
—具备资质的村医,应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对非住院结核病、艾滋病病人的随访及治疗管理;
—不具备资质的村医,应配合专业机构做好对非住院结核病、艾滋病病人的随访及治疗管理工作;
—动员艾滋病感染者配偶和与涂阳肺结核病病人密切接触者主动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2.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考核指标
(1)结核病
—辖区内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5%以上);
—辖区内结核病患者追踪到位率(乡镇级及以上)(80%以上);
—辖区内纳入结核病治疗对象的患者系统管理率(乡镇级及以上)(90%以上);
—与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检测率(85%)。
(2)艾滋病
—辖区内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5%以上)
—辖区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随访完成率(80%)
—当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配偶主动到专业机构检测率(60%),既往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配偶检测率(50%)。
—抗病毒治疗随访干预指标
·治疗12个月坚持治疗的比例(≥80%)
·治疗12个月完成7次随访的比例(≥70%)
·治疗12个月完成4次CD4检测的比例(≥50%)
·治疗12个月完成病毒载量(VL)检测的比例(≥50%)
2018年4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